綜合新聞
樸賢玉等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雜志在線發表關于巴貝蟲新型裂殖子抗原的研究論文
巴貝蟲病是由巴貝蟲感染引起的血液原蟲病,主要經由蜱蟲傳播,是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對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構成嚴重威脅。在多達100多種巴貝蟲中,田鼠巴貝蟲是感染人體的主要蟲種。裂殖子入侵宿主紅細胞是巴貝蟲生命周期的關鍵階段,裂殖子蛋白在巴貝蟲入侵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然而,絕大部分的巴貝蟲裂殖子蛋白仍是未知的。陳啟軍課題組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雜志發表了題為“A novel thioredoxin-like protein of Babesia microti involved in parasite pathogenicity”的論文,報道了田鼠巴貝蟲新型裂殖子蛋白—硫氧還原蛋白相似物BmTLP的發現及其功能。BmTLP具有典型的硫氧還原蛋白結構域,主要表達于巴貝蟲裂殖子中。該蛋白同時具有肝素和紅細胞結合特性,這是入侵相關蛋白的關鍵功能。利用重組BmTLP免疫小鼠對田鼠巴貝蟲感染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不僅能夠加速蟲體的清除,并且能夠有效降低宿主體內的炎癥水平。研究發現新型裂殖子蛋白BmTLP是田鼠巴貝蟲的重要致病分子,可能是巴貝蟲病防治策略研究的潛在靶點。
樸賢玉副主任技師和碩士研究生馬鈺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侯楠副研究員和陳啟軍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項目(2021-1-I2M-038 and 2019-I2M-5-042)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672050)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