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余建興博士等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雜志在線發表我國RSV季節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導致人群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尤其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的病毒,目前尚無可用的疫苗和藥物。針對RSV感染導致的疾病負擔,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發展抗RSV疫苗做為重要工作內容,同時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開始RSV感染監測,明確其流行人群和季節,為下一步疫苗的使用建立基線數據。但是,這一全球監測項目并不包括我國。為了闡明我國RSV流行特征,王健偉課題組基于既往十余年的研究積累數據,通過建立統計分析模型,提出我國RSV流行的開始于第41周(十月中旬)、持續33周,直到次年第20周(五月中旬)。針對RSVA和B種交替流行的特點,發現RSVA高流行期間,與RSVB比較,病毒開始流行時間更早(40周vs. 45周),持續時間更長(34 周vs. 28周)等。這是我國第一個基于模型分析的RSV季節流行特征數據,為相關抗病毒干預措施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文章在線發表在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 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