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博士后歐秀元在《Journal of Virology》雜志在線發表關于發現人冠狀病毒HKU1 S蛋白受體結合區的研究成果
冠狀病毒的S蛋白介導受體結合、膜融合和病毒的進入,并決定病毒的宿主范圍。β冠狀病毒屬A型小鼠肝炎病毒MHV-CoV和人冠狀病毒HCoV-OC43分別利用其S蛋白的NTD(N-terminal domain)結合受體和糖基,而β冠狀病毒屬B型冠狀病毒SARS-CoV、C型冠狀病毒MERS-CoV和HKU4,以及α冠狀病毒屬的幾個冠狀病毒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都位于C-domain。人冠狀病毒HKU1在分類上屬于β冠狀病毒屬A型冠狀病毒,是導致急性呼吸系統感染的病毒之一。目前HKU1病毒僅能夠在分化的原代人支氣管上皮(HTBE)細胞和人II型肺泡細胞中培養,并且其S蛋白的RBD位置仍然不明。
錢朝暉課題組利用HKU1 S蛋白的胞外區域免疫小鼠獲得了6個HKU1 S蛋白特異的和高親和性的鼠單克隆抗體(mAbs),其中5個mAbs識別的抗原決定簇位于S蛋白的C-domain,2個mAbs能夠高效抑制HKU1感染原代人支氣管上皮細胞。體外競爭性抑制實驗發現,S蛋白的C-domain能夠抑制HKU1病毒在HTBE細胞的感染,而NTD則不能,從進一步確定HKU1 S蛋白的受體結合區域位于C-domain,而不是NTD。雖然同屬于β冠狀病毒屬A型冠狀病毒,但HKU1和MHV病毒卻在進化過程中使用S蛋白的不同區域識別受體。該研究有利于我們進一步研究HKU1病毒的致病性和受體的發現,也將促進對冠狀病毒進化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