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徐星曄博士等在《J Proteome Res》雜志在線發表利用蛋白質組和表達組完善紅色毛癬菌基因組注釋的研究論文
隨著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物種完成了基因組測序。現階段基因組的注釋主要依靠生物信息學分析完成基因組蛋白編碼區等的預測,其錯誤率較高,缺乏實驗證據。近年來,蛋白組基因組學(proteogenomic)的逐漸興起,蛋白組基因組學并結合表達組學能夠從基因組編碼蛋白和轉錄組層面對生物信息學的分析結果進行驗證、完善,顯著提高了基因組注釋的準確性。
紅色毛癬菌是重要的淺表感染真菌,也是人類病原絲狀真菌研究重要的模式生物。紅色毛癬菌的基因組測序和注釋于2010年由Broad Institute 完成。金奇課題組應用串聯質譜技術對紅色毛癬菌的全蛋白質組進行分析并結合該真菌在不同生長時相的轉錄組學實驗數據對基因組原有注釋進行了驗證和完善,共確證了4,291個基因的表達產物,修正了161個注釋錯誤的基因編碼區并發現了9個以前未注釋的新基因。這些結果為今后基因組數據在紅色毛癬菌及其他高同源淺表感染真菌遺傳特點和致病性研究中的利用打下了基礎。該研究采用的方法整合了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實驗數據,在轉錄水平和表達水平進行相互驗證,結果互相補充,這一方法對其他基因組的精確注釋有借鑒意義。